上週在瑞典舉辦了雙十國慶酒會,過去十年都是在喜來登飯店舉辦,但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打了電話關切後,背後是私人國際集團的喜來登選擇不再續租場地,我們駐瑞典的代表處轉而向隸屬瑞典政府的歷史博物館租場地。
雖然是峰迴路轉,我收到邀請函時也是眉頭一皺,怎麼換場地了,但歷史博物館真的美翻了,是瑞典最大的博物館之一,從石器時代到近代,擁有著超過一千萬件的展品,我們就在有著17世紀壁畫天花板的大廳裡裡慶祝國慶,不僅環境美也富有意義。
可惜中方還是不放棄,在活動前仍是打了關切電話給歷史博物館,但博物館沒有低頭。在舉辦酒會的當天上午,瑞典最大報之一的瑞典日報(SvD)率先在網站上與Twitter揭露此事;然後永遠愛湊熱鬧的另一八卦晚間畫報也跟著報導此事。SvD有向中方使館求證,得到的答案是,瑞典讓我方舉辦國慶活動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。或許是白天的媒體報導激發了僑胞的意願,出席率爆高有近兩百人;瑞典外交部還派出了史上層級最高的司長出席。
我自己就是做活動策劃的,在業界都知道,辦活動想要輕鬆又省錢就是辦在各大飯店內,地點在市中心所以賓客出席率高;而且飯店內有廚房可供餐、又有專業的接待與工程團隊,一條龍全部都包。你辦在這種很特殊的博物館場地,首先是地點通常在文教區不在市中心,可能因此降低賓客的出席意願;再來所有的供餐供酒乃至音響工程都要請外包團隊,有時候場地還會指定要使用固定的合作廠商(通常都更貴),在預算一樣的情況下,是自找苦吃。我們國慶酒會辦在喜來登已是行之有年,能夠繼續辦當然是最輕鬆的,這種默契硬是要被破壞,還選在這麼敏感的時刻,我們也只能另尋出路。
其實我在想,我們向來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,國際空間壓縮到最小,是否因為如此,讓臺灣人更加堅韌,有種菅芒花的生命力,不管在多崎嶇的環境裡飽受風吹雨打,都能逆來順受繼續茁壯。(也因為這樣,我在國際職場裡也是逆來順受,什麼苦都吃,逃不了臺奴的命運……,OK離題了。)
還是要謝謝瑞典歷史博物館能夠撐住我們,大家若來斯德哥爾摩玩記得去參觀,是免入場費的。
(後註:我完全沒有參與任何的籌劃,是以與會者的角度來看的,一切都要歸功於在最前線的外交人員不懈的努力)
_圖1-3:酒會現場
_圖4:國慶酒會隔天,瑞典日報將此事放在封面報導:「中國向瑞典飯店與博物館施壓」
_圖5:瑞典歷史博物館外觀(來源:historiska.se)